【第1篇】
北京不僅是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而頤和園是最大的皇家園林,此次北京之行非去不可。
頤和園又稱“夏宮”,是古代皇帝的行宮和花園。我們隨團(tuán)坐著游船,沿著當(dāng)年慈禧太后走過的水路向前行駛。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頤和園。一進(jìn)入頤和園,映入眼簾的就是昆明湖了,昆明湖碧波蕩漾,船兒在湖中輕搖,倒映著兩岸婀娜多姿的柳樹,格外的美麗迷人!
湖上有一座橋,下面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十七橋的前而有個亭子,那是石舫;十七孔橋后面是個小島,叫湖心島。站在遠(yuǎn)處,三景合為一體,像一只碩大的烏龜。那石舫自然是龜腦袋,十七孔橋為龜脖子,湖心島為龜身。導(dǎo)游說許多人在這只“烏龜”前合影留戀,想把代表健康長壽的“烏龜”帶回家,祝福全家幸福安康。我和媽媽自然也不例外,喜出望外地在這里留個影。
昆明湖的對面就是萬壽山。據(jù)說當(dāng)年皇帝覺得北京城內(nèi)的水很難喝,而萬壽山上的泉水,清澈甘甜,因此成為皇帝的特供。
頤和園不愧是皇帝園林,整個園內(nèi)風(fēng)景優(yōu)美,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風(fēng)景畫,讓我流連忘返!
【第2篇】
頤和園
今年暑假,我把我的小伙伴一起游玩了慕名己久、保存最完好,規(guī)模最宏偉的古代園林——頤和園。
走進(jìn)頤和園,第一眼看到的是彎彎曲曲的長廊:這世界最長的畫廊,長達(dá)728米,一共有273間,每間上都有兩條五彩的橫檻,橫檻上都畫著形態(tài)合異的畫,個個栩栩如生,內(nèi)容豐富多彩。有民問傳說,古典名著、神話故事。讓我不禁驚嘆古代工匠豐富的想象力和精贊的技藝!
沿著林間小路走,不一會就來到了萬壽山,萬壽山上一片翠綠,到處都是枝繁葉茂的大樹,山腳下是一塊塊奇石,這塊像烏龜,那塊像云朵,真是美不勝收。爬上萬壽山,站在山頂上,頤和園的秀麗的景色已全部映入眼簾,真有一種“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那被層層金光閃閃的琉璃瓦屋頂覆蓋的屋子,就是那著名的佛香閣。那一片片奢華的宮殿,就是排云殿。據(jù)說在晚清時代,慈禧太后還在排云殿住過呢!其中樂壽堂就是老佛爺?shù)膶嫷?,在門口就能望見一個五彩的大吊燈,據(jù)說是從西洋進(jìn)貢來的。頤和園里的奇珍異寶可多了!100字日記 m.qdbyfx.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下山時,在半山腰上,我們還看到了一棵高大的松樹,好像一位住在山上的仙人在歡送我們。松樹旁邊,有一個作麗的涼亭,叫萬壽亭。是用來乘涼的。路上還有幾株高大的古樹。它個個腰粗無比,要2-3個大人才能合抱,我和陳柯安手臂一起張開只能抱住在樹的一半,古樹像一把大傘似的,片片葉子翠色欲滴,躲在下面可陰涼了!
下了山,就來到了昆明湖。只見昆明湖一望無際,從上往下看有點(diǎn)像一個大壽桃。他湖水清澈,湖面上游船,畫舫在慢慢地滑行,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湖中間有一個小島,島上一片郁郁蔥蔥。湖上還有座石橋,遠(yuǎn)遠(yuǎn)望去,十七孔 橋是一座長150米的門孔聯(lián)拱大石橋飛架在昆明湖上,這是乾隆皇帝派人仿著名的盧溝橋所建,橋上石雕非常精美,每個橋欄的石柱上都雕有各式各樣的小獅子,活靈活現(xiàn)。
頤和園展示了中國皇家園林的風(fēng)貌,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有小 橋流水,真是名不虛傳!
【第3篇】
放暑假的第二天,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我向往的北京。北京有許許多多景點(diǎn),我喜歡的景點(diǎn)其中之一是頤和園。
那天早上,爸爸媽媽帶我乘車來了頤和園。頤和園人山人海,我們隨著人流進(jìn)入了大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昆明湖。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昆明湖這樣碧波蕩漾的水。湖邊那盛開的朵朵荷花爭奇斗艷,在碧綠的荷葉之下襯托之下顯得更美了。真是“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晶荷花別樣紅。”我和爸爸媽媽劃著小船蕩漾在昆明湖上,岸邊的柳樹隨風(fēng)舞動,婀娜多姿,看上去像一個個跳舞的少女。
我們的小船不知不就劃到了十七孔橋那,靠近看十七孔橋共有128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都雕刻著精美的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鬧,有的你追我趕,我有凝神觀景,個個惟妙惟肖。
我們上了岸后,就來到了長廊。長廊很長一眼望不到頭,聽導(dǎo)游說長廊有二百七十三個五彩間隔,每個間隔都畫著五彩的畫,看上去栩栩如生。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我心想古代人民可真是心靈手巧呀!
夕陽西下,我們走完長廊,我和爸爸媽媽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離開了這座美麗的皇家園林。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