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點睛”原先是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該成語在句中一般充當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畫龍點睛造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這盆花擺在這里,的確有畫龍點睛之妙,把整個客廳的氣氛襯托得非常得好。
2、你在他們的婚宴上,掛上一張他們兒時玩在一起的照片,真是有畫龍點睛之妙。
3、只見老師提起筆在小華所畫的馬加了幾筆,頓時整匹馬顯得精神奕奕,真是畫龍點睛啊!
4、好對聯(lián)得配上好字,才能收畫龍點睛之妙。
5、他在演講時常會引用幾個小筆事,真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6、這幅畫在主題旁邊添了一朵荷花,不但沒有畫龍點睛的妙處,更覺畫蛇添足了。
7、你引了《中山狼傳》來作為談感恩的反例,頗收畫龍點睛之效。
8、沒有你畫龍點睛的一筆,這幅畫還真沒什么看頭。
9、他在這幅春櫻圖,題上“一片花飛,風飄萬點”,適景適情,畫龍點睛!
10、蘇洵《六國》結尾“茍以天下大,從六國破亡之故事”,畫龍點睛似的點明全文主旨。
11、徐志摩用“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作結,真是畫龍點睛的道出了全詩的精神。
12、這篇佳作配上如此佳題,有如畫龍點睛。
13、作文時適當引用一些詩文名句,可以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1、俗語說,畫龍點睛,黃河巨龍今日的騰飛,不正得益于黨的方針、政策、路線為其點睛指方向嗎?
2、精心設置的戲劇沖突,加上幾位主人公輪流登場的“畫龍點睛”,獨特精巧的藝術結構是這部電視劇在包裝樣式上別出心裁的審美特征。
3、合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弗拉明戈舞,并汲取古典芭蕾與現代舞蹈的精髓,而愛爾蘭管弦樂團的演奏及合唱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4、最后,老師的考前指導,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注意選擇題要看清題干的時間、區(qū)域等限定詞。
5、這十七音的短詩有的就成為畫龍點睛之作。
6、對主人公的心理刻畫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7、(撰寫廣告標題要開門見山,畫龍點睛,盡管標題只有幾個字,但是要利用點睛之筆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深邃的意境。
1、文章的最后一句是畫龍點睛之筆,點出了全文的主旨。
2、學生寫了篇文章交了上去,老師簡略增刪幾句,竟使全文色彩煥然一新。真可謂是“畫龍點睛”之筆。
3、這部分內容寫得很精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4、這篇小說人物形象飽滿,情節(jié)曲折感人,語言生動傳神,再加上這個畫龍點睛的題目,真是十分完美。
5、最后的這一筆,猶如畫龍點睛,使整篇文章頓時增色不少!
6、博物館序廳設計,是博物館展示陳列設計的“畫龍點睛”之筆。
7、但是作為社會政策來講,此舉卻很有獨創(chuàng)性:畫龍點睛的一筆就把魚從不可靠的謀生手段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可靠的財富來源。
8、然而一個好題目,卻常常對作品有畫龍點睛之妙,激發(fā)人們閱讀的.興趣。
9、這么惡心的文章,只因為文末精彩的一句畫龍點睛的話,竟然顯得蓬蓽生輝起來。
10、房間里變幻的燈光對那本已十分華麗的.布置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1、文章結尾是整篇的結束語,它用于揭示事實的意義,指出事件發(fā)展的趨向,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12、語文老師建議我們在寫作文增加一些畫龍點睛的手法。
13、他在我畫上加的一筆,真是畫龍點睛。
14、家的客廳中央掛著一幅畫龍點睛的工筆畫,畫家把龍畫得活靈活現十分逼真,讓人贊嘆不已。
15、既整堂課里起到畫龍點睛的絕佳效果,也積極關注了對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6、于這社會洶涌的生產大潮,新發(fā)現的金礦無疑是畫龍點睛。
17、語文書中每幅插圖精心繪制,有畫龍點睛之功效,使人賞心悅目,閱讀輕松。
18、我們要時常的請教老師和成績好的同學,往往他們的解說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那幅山水畫真是絕美之作,尤其是畫中的一行白鷺,堪稱畫龍點睛之筆,為此畫增色不少。
20、媽媽的精彩點評可謂畫龍點睛。
動與靜運用得當,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遣詞造句,表情達意,有時在關鍵地方一字之巧,可使全句生色,有畫龍點睛、生動傳神之妙。
我也幫著她想一些畫龍點睛的句子、意味深長的表述和首尾呼應等令人回味的寫法。
他的文章作為文集第二大主題“現實主義再現與歷史”的首篇,頗有畫龍點睛之功:突出了批評視角和范式轉型的急迫和必要性。
這個畫龍點睛的“警句”,猶如響亮的警鐘提示鐵嶺市委的領導同志:昌圖縣糧食系統(tǒng)異乎尋常地“歡迎”檢查團,骨子里是有鬼。
由此也可看出這四句話的內涵關系所在,而"時"字正是表達了這種內在關系的畫龍點睛的關鍵之筆。
她不僅鋼琴彈得好,還能對學生所演唱的作品風格、語言特點,給予畫龍點睛的指導。
小說的結尾是感人至深的,楚云飛對李云龍的悼念對整部小說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所表現的是意識形態(tài)觀點不同的兩支軍隊之間,一個優(yōu)秀軍人向另一個優(yōu)秀軍人表示最大的敬意。
邀請各路工商經營者聚集一堂,請他們出來現身說法,而主持人只是在必要的時候作些客觀的畫龍點睛的品評,更多的意蘊留給讀者自己去參與思考和總結。
不少著名典故也都出自南京,但如今很多地名也已不可尋,如“畫龍點睛”的發(fā)生地安樂寺、李白“二水中分白鷺洲”詩中的白鷺洲、停艇聽笛的“邀笛步”、杜牧《清明》詩中的“杏”。
而作為對話者的作者,雖然插話不多,但總是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畫線部分是本文的畫龍點睛。
有效規(guī)劃布局,合理使用空間,以小博大,畫龍點睛,創(chuàng)造美味家居生活!
高線材叉把手和強大的鋼架,加上畫龍點睛。
求質量不求數量,求精品不求次品,精彩在于畫龍點睛而不是畫蛇添足。
看你的文章生動不生動的,關鍵在于你那畫龍點睛的一筆。
文章的最后一段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這盆花擺在這里,的確有畫龍點睛之妙,把整個客廳的氣氛襯托得非常得好。
一個好的作文開頭對你這篇文章往往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文章的結尾畫龍點睛,點明了中心思想。
景區(qū)的畫龍點睛之處就在那一棟建筑上。
大街上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為圣誕節(jié)的氣氛又添上了畫龍點睛的一筆。
畫線部分是本文的畫龍點睛。
最后的這段話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畫龍點睛的故事出自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
我的作文寫的本來已經很差了,可是加上劉老師畫龍點睛的句子后,我的文章煥然一新。
我寫的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被老師修改了一下,仿佛畫龍點睛,一下子被發(fā)表出來了。
一個好題目,常常對作品有畫龍點睛之妙。
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他都擅長畫龍點睛。
這項工程本來很好了,經過他畫龍點睛的修改后,變得更完美了。
這畫龍點睛的一筆,使這篇文章顯得煥然一新。
該章的末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而且不要忘記添加一些作為畫龍點睛的配件!
這幅畫畫的是一只兔子可被加上青青的小草,就畫龍點睛的成為了一幅大自然的詩歌。
黃老師這一筆,猶如畫龍點睛,使畫中的人物的形象跟家傳神了。
這首詩中的“綠”字可謂是一字千金,畫龍點睛之筆呀!
文章最后一句話,簡直是畫龍點睛。
我們寫文章要簡潔概括,畫龍點睛。
可以說語文書中每幅圖都是通過心靈手巧的人精心繪制,才能那么有有畫龍點睛之作。
如此精美的詩原來是經過作者和大家的意見寫出來的,不愧是畫龍點睛呀!
原本不生動的文章,被老師簡略增刪幾句,竟使全文色彩煥然一新。真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之筆。
我覺得許多本小說里面那些描寫人物形象飽滿,情節(jié)曲折感人,語言生動傳神,再加上這個畫龍點睛的題目,真是十分完美。100字日記 m.qdbyfx.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造句是指懂得并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guī)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代語文學科特征,可延伸為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解釋】:
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
【出自】: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艘詾橥Q,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p>
【語法】:
連動式;作主語、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造句
1、徐志摩用“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作結,真是畫龍點睛的道出了全詩的精神。
2、這篇佳作配上如此佳題,有如畫龍點睛。
3、作文時適當引用一些詩文名句,可以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4、好對聯(lián)得配上好字,才能收畫龍點睛之妙。
5、他在演講時常會引用幾個小筆事,真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6、這幅畫在主題旁邊添了一朵荷花,不但沒有畫龍點睛的妙處,更覺畫蛇添足了。
7、你在他們的婚宴上,掛上一張他們兒時玩在一起的照片,真是有畫龍點睛之妙。
8、沒有你畫龍點睛的一筆,這幅畫還真沒什么看頭。
9、他在這幅春櫻圖,題上“一片花飛,風飄萬點”,適景適情,畫龍點睛!
10、只見老師提起筆在小華所畫的馬加了幾筆,頓時整匹馬顯得精神奕奕,真是畫龍點睛啊!
11、這盆花擺在這里,的確有畫龍點睛之妙,把整個客廳的氣氛襯托得非常得好。
一、原本不生動的文章,被老師簡略增刪幾句,竟使全文色彩煥然一新。真可以說:是“畫龍點睛”之筆。
二、除此之外,雷恪生飾演的村長、翟萬臣飾演的老三父親、王麗云飾演的大媽等老戲骨們也都在該劇中有著精彩的表演,為整部劇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同學做了棵圣誕樹,雖然很漂亮,可我總是覺得缺少了什么,我靈機一動,掛了一個大鈴鐺上去,這真是畫龍點睛,讓圣誕樹顯得更加栩栩如生了!
四、博物館序廳設計,是博物館展示陳列設計的“畫龍點睛”之筆。
五、你在他們的婚宴上,掛上一張他們兒時玩在一起的照片,真是有畫龍點睛之妙。
六、我覺得許多本小說里面那些描寫人物形象飽滿,情節(jié)曲折感人,語言生動傳神,再加上這個畫龍點睛的題目,真是十分完美。
七、全國愛眼日,讓我來為你“畫龍點睛”,點亮智慧的雙眼,迸發(fā)精彩;點亮心靈的雙眼,美好連連;點亮幸福的雙眼,笑逐顏開;點亮健康的雙眼,福壽無邊。愿你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瀟灑。
八、畫龍點睛,看一路美景。聞風而動,傳千里佳訊。青云直上,可捷足先登。呼風喚雨,定朗朗乾坤。龍飛鳳舞,寫元宵祝福。瑞龍賀春,送一年好運!
九、牌匾的題款乃是畫龍點睛之筆。
十、青銅鏡永遠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華美飾物,而一只造型的優(yōu)美的大茶壺也會成為房間里的畫龍點睛之筆。
十一、二月二龍?zhí)ь^,紫氣東來好兆頭。畫龍點睛,好運多多數不清。魚躍龍門,好運都在聚寶盆。神龍擺尾,好運見頭不見尾。飛龍在天,好運陪你每一天。
十二、中秋國慶連連親,喜上眉梢笑開懷;秋菊怒放來賀喜,月圓吉祥人團圓;張燈結彩喜盈盈,歡樂祥和熱鬧鬧;雙節(jié)緊湊福運開,吉星高照福無邊;畫龍點睛送祝福,情誼無價悅你心;愿你中秋。
十三、他的表現力非常深厚,所以即使是輕妙淡寫的畫上一筆,也能夠抓住要害,給人一種畫龍點睛的效果。
十四、洋溢著一種青春氣息的柔和的桃紅色窗幔就掛在這里,這是整個臥室的一個亮點,畫龍點睛。
十五、其實在家庭裝修中,不論是單塊鑲嵌使用,還是整片墻面使用玻璃磚,都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1.一個好題目,常常對作品有畫龍點睛之妙。
2.這盞燈對我的房間的裝飾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學生寫了篇文章交了上去,老師簡略增刪幾句,竟使全文色彩煥然一新。真可謂是“畫龍點睛”之筆。
4.這篇小說人物形象飽滿,情節(jié)曲折感人,語言生動傳神,再加上這個畫龍點睛的題目,真是十分完美。
5.《滴水穿石的啟示》的結尾一段真可謂畫龍點睛。
6.同學做了棵圣誕樹,雖然很漂亮,可我總是覺得缺少了什么,我靈機一動,掛了一個大鈴鐺上去,這真是畫龍點睛,讓圣誕樹顯得更加栩栩如生了!
7.張大千畫了一幅畫,真的是太美了!尤其是那匹馬簡直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8.這篇文章中你加入的這句話真是畫龍點睛之筆呀。
9.房間里變幻的燈光對那本已十分華麗的布置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0.這個小飾品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1.最后的這幾句話,猶如畫龍點睛,使整篇文章頓時增色不少!
12.話雖然簡短,但是抓住了問題的本質,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3.這等于給一幅現實圖畫最后來一個畫龍點睛。
14.王獻之幼年練書法時,寫了一個“大”字,王羲之看后,在上面加多了一點,這一點才是真正的畫龍點睛呀!
15.這篇散文寫的真好,尤其是最后這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6.這盆花擺在這里,的確有畫龍點睛之妙,把整個客廳的氣氛襯托得非常得好。
17.寫作文時適當引用一些詩文名句,可以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18.好對聯(lián)得配上好字,才能收畫龍點睛之妙。
19.這畫龍點睛的一筆,使這篇文章顯得煥然一新。
20.這幅畫在主題旁邊添了一朵荷花,不但沒有畫龍點睛的妙處,更覺畫蛇添足了。
21.可以說語文書中每幅圖都是通過心靈手巧的人精心繪制,才能那么有有畫龍點睛之作。
22.而且,用油畫做居室的裝飾,肯定可以大大提高人們的欣賞品位,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3.只見老師提起筆在小華所畫的馬加了幾筆,頓時整匹馬顯得精神奕奕,真是畫龍點睛?。?/p>
24.在撒哈拉大沙漠,風沙中,隱隱約約顯現出來的一點綠色顯得生氣盎然,在沙漠中畫龍點睛!
25.這部分內容寫得很精彩,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用畫龍點睛造句,歡迎閱讀!
1、文章的結尾畫龍點睛,點明了中心思想。
2、最后的這段話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3、畫龍點睛的故事出自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
4、文章的最后一段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5、沒有你畫龍點睛的一筆,這幅畫還真沒什么看頭。
6、我的作文寫的本來已經很差了,可是加上劉老師畫龍點睛的句子后,我的文章煥然一新。
7、畫線部分是本文的畫龍點睛。
8、語文書中每幅插圖精心繪制,有畫龍點睛之功效,使人賞心悅目,閱讀輕松。
9、景區(qū)的畫龍點睛之處就在那一棟建筑上。
10、高線材叉把手和強大的鋼架,加上畫龍點睛。
11、我寫的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被老師修改了一下,仿佛畫龍點睛,一下子被發(fā)表出來了。
12、一個好題目,常常對作品有畫龍點睛之妙。
13、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他都擅長畫龍點睛。
14、這項工程本來很好了,經過他畫龍點睛的修改后,變得更完美了。
15、好對聯(lián)得配上好字,才能收畫龍點睛之妙。
16、這畫龍點睛的一筆,使這篇文章顯得煥然一新。
17、該章的末段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18、而且不要忘記添加一些作為畫龍點睛的配件!
19、這幅畫畫的是一只兔子可被加上青青的小草,就畫龍點睛的成為了一幅大自然的詩歌。
20、黃老師這一筆,猶如畫龍點睛,使畫中的人物的形象跟家傳神了。
本文語音版: